土壤變了,種子也要變;環境變了,工具也要變;任務變了,人手也要變。世界上的真理都有“片斷性”。只有把握“階段性”,才能掌握“規律性”。 中國自古盛行世襲制,皇位世襲、爵位世襲、族位世襲;甚至到了新中國,還有過一段子女“頂替”父母工作的歷史。因此,對于新老更替,古人雖然留下過“長江后浪推前浪”、“青出于藍而勝于藍”的佳句,但也同樣留下過“飛鳥盡,良弓藏;敵國破,謀臣亡”的警訓。 其實,萬事一理。古人講“格物致知”,“格物”在先,“致知”在后。尋找人類的真理,有時不妨向自然規律學習。例如發射飛船,先是點燃第一級火箭,燒完了就丟棄;之后點燃第二級火箭,燒完了再丟棄;之后是第三級火箭……用人也是這樣,完成歷史使命,就得退出歷史舞臺。 還可以舉出一些—— 玉米種上幾年,最好改種一下豆子。不是玉米不重要,而是土壤變了,種子也要變。 汽車跑了8萬里,但即使只是橫渡跨度不滿百米的水域,也得換成輪船。不是汽車不重要,而是環境變了,工具也要變。 張三是個“飛毛腿”,馬拉松賽的蟬聯冠軍,但當步入舉重場的時候,就該換上“大力士”趙六。不是張三不重要,而是任務變了,人手也要變。 世界上的真理都有“片斷性”。只有把握“階段性”,才能掌握“規律性”。 對于我們這個團隊來說,換人的必要性還有一層:從創立那天起,我們就一直在疾速地跑,緊張地跑,缺乏休整。高層領導進入顧問委員會,正好可以加加油,補補課,反思一下,總結一番。毛主席就曾說,人要善于總結。善于總結是他的兩大優點之一。總結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“發起”。因此,我們給顧問委員會的定位是“導航燈”與“智囊團”:只搞建言的事,不搞建造的事;只管服務的事,不管業務的事;只管驗收的事,不管創收的事;只謀戰略的事,不謀戰術的事。 高層退下來是這樣,中層被換下來也是這樣。 不管是哪一層,也不管曾經做過一、二、三級火箭中的哪一級,如果我們發現他可以充當“第四級火箭”、“第N級火箭”,到時還可以再回來。運動場上的“換人哲學”,有一個整體的、長線的考量,庸人會被換下,能人有時也會被換下,只要屆時天合、地合、人合,換下的還可以再換上。 (文章編號:11204) (編輯:季風[email protected])
文章來源:銷售與市場網 www.frygmn.live (作者: 蒙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牛根生 )
|